集中式系统与分散式系统的对比与讨论
1投资成本
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投资成本显著**分散式系统。集中式系统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污水收集管网,其投资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80—90%。而管网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0—60年,到期更换、日常维护费用都将增加投资成本。
2运行成本
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峰值流量,会导致增加系统容量,降低处理效率;重力管网输送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地下水入侵造成废水稀释,增加处理费用和能耗;长距离输水导致泵站需求量更大,能耗更高,兵团四十九团污水处理,这三点直接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。
3水质安全
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集中排放水量较大,可能引起受纳水域的富营养化。而分散式系统由于排水量小,将降低富营养化概率。
4监测与管理
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大大助力分散式系统的监测,使用远程控制设备,可以轻松实现运行维护,*大量驻场人员。
在管理方面,与集中式系统的管理“不可见性”不同,分散式系统的管理更需要联合当地居民的力量,公众参与度的提升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节水和环保意识。
5发展角度
相较于集中式系统,分散式系统更适应发展中国家农村和社区的发展变化,以及人口增长。分散式系统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逐步进行,*一次到位。
6实现源分离
分散式系统可以实现污水源分离,而集中式系统很难做到。通过采用新型卫生洁具,污水处理方法,可以在源头进行生活污水的黑水与灰水分离,这些废水虽然流量小,但是含有大部分的COD(黑水中3000—10000 mg/L)和营养物质,污水处理成套设备,以及几乎全部的病原体和微量污染物。就近集中处理,一方面减少了环境中微量污染物如金属和其他新兴化合物(如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)的分布;另一方面,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,较大程度提高本地系统的资源回收潜力。
常用污水处理设备运维要点
1)、粗、细格栅除污机
(a)、维护管理
a)定时清除格栅所截栅渣。加强汛期巡视,增加除污次数,保证水流畅通。
b)格栅除污机工作时,监视设备的运转情况,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检修。
c)格栅前遇到大块杂物及漂浮物,及时清捞,以防损坏除污机部件。
d)每次除污机维护、检修工作完毕后及时清理格栅机内外卫生,保持干净。
(b)、安全操作
a) 除污机、螺旋输送机、压渣机保养、检修后,检查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。
b) 除污机、螺旋输送机、压渣机被硬物卡住或垃圾缠绕时,必须停机后进行处理。
c) 检修除污机或人工清捞栅渣时注意安全,并有有效的监护。
(c)、维护保养
a)保持除污机及其周围清洁。
b)细格栅每天清理后墙板,集渣口纤维性垃圾一次。
c)发现除污机的传动链瓣有断裂现象等,立即更换。
d)除污机、螺旋输送机、压渣机按计划定期检修。
2)、进水区、出水区设备
(a)、设备管理
a) 必须严格执行巡视检查制度,并符合下列规定:
① 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、稳定。
② 轴承温升不得**过环境温度35℃,温度不得**过75℃。
③ 机械填料压盖处不得有发热异常情况,定期检查油脂泵或自动加油装置的工作情况,以水润滑的填料,滴水不成线。
④ 潜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噪音或震动。
⑤集水池水位保持正常,检修时不得利用水泵在工作水位以下运行水泵,抽排剩水。
(b)提升泵站的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。